此外,海關近期還將簡化兩項手續加快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一是進一步簡化加工貿易內銷手續,支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企業開展自產內銷貨物返區維修業務,對B 類及以上企業全面推廣實施 “內銷集中辦理納稅手續”措施。二是進一步簡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場所的貨物進出手續,擴大進出區“兩單一審”業務改革試點范圍,借助科技手段,將目前特殊監管區域報關單、備案清單分別申報的做法改為合并申報,簡化操作手續。同時,積極開展保稅倉庫及出口監管倉 “兩倉整合”試點。
梅州海關有關負責人說,將“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適用范圍從原來僅適用于A 類以上企業擴大到一年內無走私違規記錄、資信良好的B 類生產型出口企業,對我市外貿企業影響最大、實惠最多。“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這種通關模式與傳統的轉關運輸模式 相比,具有“省錢、省時、省事”優勢,非常適合梅州關區企業。
據悉,我市外向型企業較為分散,而海關貨檢場設在梅州市區,部分縣(市)進出口企業需迂回運輸到海關貨檢場辦理轉關手續,通常要多跑1-2小時車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運輸和管理成本,一些本關區貿易企業到口岸海關報關也要“兩頭跑”,多花時間和費用。而“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的優勢恰恰在于,運輸車輛不須進入屬地海關監管場所辦理驗放,不須辦理轉關手續、可不使用海關監管車輛,申報貨物可以一票多柜,實現了跨關區物流的“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據了解,目前通過該模式驗放的出口貨物,一部車可以節省400到2000元不等的通關費用,特別是貨物運輸到口岸海關可以不用海關監管車輛,解決了租車難的問題,而且貨物生產完成后可以隨時發運,不受時間限制,較以往更加方便快捷。因此,該模式如能得到廣泛推廣,梅州關區企業受惠面擴大效應將極為明顯,同時也將會對我市外貿進一步地穩定增長起到重要作用。
據悉,10月1日起,海關已停止收取進出口貨物進口付匯、出口收匯、出口退稅報關單證明聯打印費、報關單條碼費及海關監管手續費等3項費用。下一步,海關還將進一步取消ATA 單證冊調整費和貨物行李物品保管費等兩個收費項目,降低企業通關成本、減輕企業負擔;將全面推開分類通關改革,年內實現分類通關全覆蓋,使高資信企業的通關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