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在:首頁 >> 協會動態 >> 協會活動
訂單源源不斷闖進市場前三4月6日,宜都市紅花套鎮的宜昌永鑫精工生產車間,這里沒有想象中熱火朝天,只有機器安靜的“嗡嗡”聲和幾名工人在巡查。
“機器自動化程度很高,我只需要負責給機器放料,然后取走成品,我們一個工人可以照看10臺機器,所以車間并不熱鬧。”工人殷德政向記者介紹。
就在他身旁的一臺全新機器上,甚至連放料和取貨都由機器自動完成,生產流程實現了全自動化。硬質合金材料在機器上自動完成焊接并測試強度,檢驗質量的機器通過激光對刀具的照射測量,不合格的刀具會被機器自動識別挑出報廢,工廠的全生產流程都實現了高度自動化。
一臺機器24小時能生產1000支刀具,工廠24小時滿負荷生產,但仍不能滿足生產需求。
“2月份,我們接到300萬支刀具的訂單,24小時開足馬力生產,每天向外快遞10萬支刀具,但每個月仍然欠客戶的訂單。”公司副總馬華蓉說。
一邊是產品供不應求,另一邊訂單客戶也都大有來頭,方正科技、健鼎、依頓、奧士康、景旺、中京等都是國內生產電路板的大企業,技術總監熊永輝介紹產品還遠銷韓國、俄羅斯、新加坡、越南等國家。
根據去年針對全國前100強電路板生產企業進行的調研,有30%—40%的企業使用永鑫精工的刀具。“這意味著,全國每3人使用的手機中就有1部,有可能是我們參與協作生產的”,熊永輝說。
因為產能的不足,永鑫精工很多訂單不敢接滿,只能接一部分,企業目前正在擴建廠房和生產線,預計到6月,企業將增加三分之一產能。
節省戰略資源——技術創新控成本
小小的一個刀頭哪來的什么技術含量?加工個刀具不就是普通的機械加工么?不少人都對永鑫精工產生了誤解,這其中其實大有學問。
電路板刀具要求高硬度,耐磨損、高強度、抗彎曲等特性,多用金剛石和硬質合金作為原料。永鑫精工的刀具就是選用硬質合金,但其中的“鎢”鈷”屬于貴重金屬、戰略資源。例如:很多國家的主戰坦克使用的“鎢芯穿甲彈”就是用鎢制成。
為了降成本,合理利用資源,永鑫精工為此研發了一套“PCB專用硬質合金高頻焊接微型銑刀”技術,就是將使用過的硬質合金刀頭進行回收循環利用,將兩個用過的刀頭重新焊接加工生產新的刀頭,一舉將鎢鋼棒料的用量減少三分之一。該技術即保證了焊接刀頭的強度,又節省了產品原料成本,更重要的是還為國家節省了寶貴的戰略資源。
該項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既響應國家低碳環保的號召,又實現了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2013年榮獲了湖北省科技成果進步獎。
由于堅持自主研發創新,該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來,僅僅10年就研發出7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發明專利及1項軟件著作權,3個科技成果。2012年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并于2016年通過復審。
爭做標桿企業——目標劍指創業板
2014年以來,永鑫精工在潛心鑄刀的同時,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并于2016年完成股改,成功登陸新三板,成為電路板行業刀具供應商企業新三板第一股。當年實現銷售收入達到6000多萬元。
公司遠期規劃,將繼續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持續引進新材料,機械自動化,軟件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新產品開發,進一步開展融資計劃,推動生產線的升級改造,使公司成為具有高技術、高水平的電路板刀具制造企業,成為更多電路板行業百強企業的優秀供應商。
公司總經理汪萬勇告訴記者:“永鑫精工將進一步借助國家供給側改革政策,結合地方政府對企業的支持與引導,通過新三板融資平臺,進行智能制造擴能和資源整合。爭取用最短的時間登陸創業板,立志做行業標桿企業。”
企業需要“專攻”精神“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大思想家韓愈就在《師說》中說,知曉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學業各有專門研究。指出了在傳教求學中要有“專攻”精神。
現如今“術業有專攻”不應局限于學習領域,而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永鑫精工就是這樣一個例子,10年潛心“專攻”PCB刀具的生產,放棄所謂的“快錢”“熱錢”,保持定力,凝心聚力,聚焦主業,最終成為領域中的佼佼者。
“專攻”精神讓他們破解了成本問題,走上循環利用之路;“專攻”精神讓他們實現自動化,破解生產效率問題;也是“專攻”精神,讓他們研發出一套為顧客月降30%的物控方案,對記者都進行了核心內容的保密,進一步將“專攻”延伸到服務領域。
10年,他們從20個人小廠發展到掛牌新三板,從籍籍無名到打進主流市場。所以廚子大可不必羨慕司機、裁縫也不必羨慕鐵匠,干好自己專業就一定會有收獲。希望本土能出現更多專注行業幾十年的實體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