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在:首頁 >> 行業動態
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26日上午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出席儀式并致辭。
9時許,儀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按照國際慣例,剪彩后進行“擲瓶禮”。隨著一瓶香檳酒摔碎艦艏,兩舷噴射絢麗彩帶,周邊船舶一起鳴響汽笛,全場響起熱烈掌聲。航空母艦在拖曳牽引下緩緩移出船塢,停靠碼頭。
第二艘航空母艦由我國自行研制,2013年11月開工,2015年3月開始塢內建造。目前,航空母艦主船體完成建造,動力、電力等主要系統設備安裝到位。出塢下水是航空母艦建設的重大節點之一,標志著我國自主設計建造航空母艦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下一步,該航空母艦將按計劃進行系統設備調試和舾裝施工,并全面開展系泊試驗。
海軍、中船重工集團領導沈金龍、苗華、胡問鳴,以及軍地有關部門領導和科研人員、干部職工、參建官兵代表等參加儀式。
作為大國海軍的標志,航母總是最抓眼球的那一個。
從2015年最后一天,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正式宣布,我國正在設計和建造第一艘國產航母起,到2016年10月27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表示,我國首艘國產航母001A已完成設計工作;再到今天航母下水,國產航母建造速度可謂十分驚人!
下水是艦艇建造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的意義更是不言而喻的。
普通老百姓跟航母關系大么?大!
一個大國想要維護海洋安全,航母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航母是萬萬不能的。
航母是一種震懾力。它,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海軍實力的象征。
我們不是窮兵黷武,我們熱愛和平。但是,老百姓過著的和平生活,需要用自己的強大來獲取!
國產航母的成功下水,這標志著多少年來、多少代人的大國重器的夢想實現!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一百多年前,傾注國人夢想的北洋水師在甲午海戰中,折戟沉沙。
日艦瘋了,包圍過來!戰艦上的炮彈打光,冒著彈雨,鄧世昌親自掌舵“致遠”艦撞向日艦“吉野”……
鄧世昌和200余官兵殉國,此戰中沉沒的還有北洋海軍另外3條戰艦,分別是超勇艦、揚威艦、經遠艦。這段悲壯的故事,成了一個民族記憶深處的傷痛。
清光緒帝曾評:“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當首艘國產航母下水的那一刻,鄧世昌以及殉國的海軍英靈們,你們可以瞑目了!
資料圖
中國人對航空母艦的愛戀,早在航母自身還在蹣跚學步之時,便已萌發。
早在1928年,時任民國海軍署署長的陳紹寬,向國民政府呈文,首次提出要花2000萬元建造一艘航母。但是,這個提議在1929年1月的全國編遣會議上被否決。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陳紹寬親臨江陰,指揮了抗戰期間唯一一次海軍戰役。
這場中國海軍在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戰役,卻長期鮮為人知。
為了抵抗日軍,因實力懸殊巨大,只能作出封鎖長江、保衛南京決定,防御焦點就選在江陰要塞,而方法則是自沉艦船堵塞航道。
這是名副其實的破釜沉舟,江陰建起了一道“水上防線”!其后,日軍雇傭1000余人打撈沉船、清除障礙,用了7天7夜挖出一條很窄的航道,僅能容小型艦船通過。
如今,我們有了航母,還是國產的!再也不用沉船來阻擋敵艦了。陳紹寬和犧牲的海軍英烈們,你們可以瞑目了。
資料圖。圖為在長江上進行炮擊的日本軍艦。
張愛萍(資料圖)
張愛萍,被稱為“新中國海軍之父”。
當年組建海軍張愛萍費了很大心血,一沒船,二沒人,帶著幾名干部和警衛員,加上自己13個人白手起家。
站在小渡輪狹窄的甲板上,張愛萍說:“同志們,這是我們華東軍區海軍的先頭部隊,5名干部加8名戰士,一共13人——這可以稱之為全世界最小的一支海軍了!”片刻,張愛萍又激情滿懷地補充道:“13個人,13萬兵馬啊!”
如今,中國海軍已經不再是那個13個人海軍,而是擁有國產航母技術的海軍,張愛萍將軍和那些為創建海軍窮盡一生的前輩們,你們可以瞑目了。
資料圖
首任海軍司令員蕭勁光曾撰文指出,中國海軍需要航空母艦:一個船隊在遠海活動,沒有航空母艦就沒有制空權,沒有制空權就沒有遠海作戰的勝利和保證。
如今,中國遼闊的海面上有了國產航母的身影,蕭勁光將軍和那些把終生奉獻給這片蔚藍的軍人,你們可以瞑目了。
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照片上的老將軍是劉華清。
那年,他穿著簡單布料縫制的舊軍裝,領章上沒有將星,怕技術露底,美國不允許近距離觀看自己的航母,劉華清將軍就踮著腳尖看!
他說,中國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2011年,劉華清走了,今天,我們有了第二艘航母,有了第一艘國產航母,他的航母夢也圓了。
2月6日,山東省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萊鋼黨委組織部接到一張匯款單,金額為兩萬元整,簽名為“中共黨員、萊鋼集團退休職工”,附言:“特殊黨費,捐給國產第二艘航母……”
第一艘國產航母如今已成功下水,第二艘國產航母服役時,應該邀請一下老人。
有人說,“三十年陸軍,五十年空軍,一百年海軍”。可見,一個國家海軍的發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
航空母艦作為現代高科技的產物,被看作是大型海上戰機移動基地平臺。航母對于增強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說話的分量以及處理地區問題和國際問題的能力信心都有很大幫助。
勇艦走四海,雄鷹擊長空。
有了第一艘國產航母,
就會有第二艘,
第三艘……
這是強軍之路上的一大步
保家衛國、守疆護土!
厲害了,我的航母!
延伸閱讀
下水后,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央視中文國際頻道2017年2月播出報道截圖。畫面中,正在大連某船廠建造的中國001A型國產航母水線下部分已刷上了紅色的底漆,腳手架已全面拆除。
軍事專家尹卓指出,001A型國產航母下水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是要把艦內和艦外的設施逐步連上,還要鋪設電纜和數據線,并逐步地安裝垂直發射系統和防空導彈等作戰裝備。這些安裝完成后,還要調試軟件,進行岸邊調試,看其通信流程、情報流程等是否能夠通過。一切準備就緒后,才能開始海試工作,整個后續工作大概需要至少2年時間。
來源:中國新聞網(cns2012)綜合:中國軍網、央視新聞
編輯: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