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在:首頁 >> 行業動態
永力電子董事長何永忠:
這段時間感觸挺深。我們公司是做單雙面板的,規模不算很大,但是歷史挺長,已經做了36年。在這么長的時間里,還從來沒有遇到過像這次這樣一個月收到11次漲價通知的狀況,似乎天天都在漲價,我們感覺快招架不住了。
就這個事情我想說幾點想法:第一,印制板漲價和板材漲價是必然的。因為在這十年當中,板材廠和我們PCB廠已經被打壓到最底層了,這是一種觸底反彈的漲價。
第二,雖然現在鋰電池在跟我們線路板業一起“搶”銅箔,但經過我們一些業內人的討論分析后,覺得目前銅箔的缺口并不算太大。因為線路板市場處于穩中有降的狀態,并沒有多大幅度的增長,板材市場現在處于這么瘋狂的程度,真的合理嗎?
據了解,這一年多以來銅價一直維持在35000到38000之間,而銅箔的加工成本是12000左右一噸,這里我們就大概可以算出銅箔的價格。事實上,銅箔到現在為止價格還沒有超過10萬一噸,那么為什么覆銅板的價格漲得這么高?
目前材料市場紛繁雜亂,在微信上天天都能看到漲價信息,好像賣青菜蘿卜似的,價格隨便就變了,我覺得是有人在炒作,在故意渲染一種氣氛。,也可能有一些人越過了自己的底線在操縱這個市場。
第三,現在有些廠商拿現錢去買材料,這個現象在我們線路板行業是從來沒有過的……
我認為我們PCB人要守住我們的底線,包括管理的底線、質量的底線、價格底線。比如在價格方面,雙面板什么價格、多面板什么價格、鋁基板什么價格,大家應該都有個底數。
最后我想說的是,CCL廠商是我們的合作伙伴,是我們產業鏈上的好兄弟,期待我們能共同進退。
生益科技營銷總監董曉軍:
在任何情況,我們都要冷靜,而不能被瘋狂的市場所左右。最近發生了很多事情,我相信生益科技作為行業比較大型的覆銅板材料供應商,跟大家的心情完全是一致的。有一點我要特別指出,我們覆銅板和線路板絕對不是敵對關系,而是長期的合作關系。
目前銅箔漲價大家都非常煩惱,但是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過去十年中,在全球電子工業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們的上游(銅箔廠商等)非常辛苦,他們長期處于經營低迷甚至虧損的狀態,我想這種趨勢是不可能長久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之所以發生這樣的問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過去這個電子行業的銅箔的市場僅限于我們這個行業,沒有別的出路。他們長期掙扎在底層,突然躥出了鋰電池這匹黑馬,他們似乎看到了希望,所以即刻轉向了那個領域,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是我相信,一個負責任的企業他們會理解這種瘋狂是不可持續的。特別是這個鋰電池、電動車,大家都知道,是國家積極推動和支持的,方向正確,但是,像光伏、風電,他們在過去一段時間也瘋狂了一陣,現在是什么狀況大家也可以看得到。
全球跟我們覆銅板相關的電子銅箔廠主要有差不多20家,在過去的20年當中,他們紛紛把歐洲的工廠關掉,把產能基本都轉移到了中國大陸和臺灣兩個地方。日系廠的產能則主要保留在高頻高速的特種供應。
全球電子銅箔產能是41000噸每個月,其中已經有8000多噸停產。接下來,又有8000噸左右轉產鋰電銅箔。整個銅箔產能,留給我們電子銅箔(包括線路板需求)只有24000噸。實際上,我們真正的需求是27000噸到31000噸左右。其中覆銅板占70%,PCB占30%。
那么我們來梳理一下為什么銅箔出現持續漲價的原因:首先,銅箔緊缺。銅箔廠的關廠、減產,如今又出現一個鋰電池領域讓他們轉產,導致了銅箔供應出現了缺口(大約20-30%)。我們生益科技采購(銅箔)總量、合約總量只有3700噸,實際到貨不到3000噸;而我們行業一些企業恐慌性的采購也加劇材料供應緊張,據了解,有些板廠以前一個月大概用30噸,現在他們下單80噸。因為他們擔心缺貨,也擔心繼續漲價。
第二,從今年下半年起,我們的電子覆銅板和PCB開始回暖,通訊、汽車、公共領域、復合機材需求增長,銅箔短缺也在下半年冒頭。這兩個問題交集在一起,所以銅箔漲價的幅度非常大。
再者,逐利是每個企業都要做的事情,銅箔這么多年沒賺錢,現在出現了鋰電池這個新市場,他們抓住這個機會轉產以及漲價也就不足為奇。
實際上材料的成本確實是上升,銅箔的價格,從6月份到9月底,大概上升了28%,玻纖布價格根據不同的厚薄上升了16到18%。
我們生益科技算是銅箔的最大用戶,因為材料現在真的很貴,所以要漲價這件事我們也沒辦法,但是我們會跟我們的供應商商量、了解他們能接受的程度,并且盡量保證我們客戶的基本供應,并且配合大家向華為、中興等終端客戶介紹,讓他們了解當前的情況。我們也不會現金付款買材料,因為我們也不需要,我們有長期的合作伙伴。
另外,這次升價從某種程度來說也不是壞事:第一,推動銅箔的技術進步。現在進入高頻高速材料時代,我們國內廠商基本做不了、臺灣廠商也做不了,都是指定日本的廠商做。因為銅箔廠不盈利,沒有技術投入,沒有技術的進步,這個企業就長久不了,這樣的產業鏈也是不健康的,對于我們也不利,而現在這些銅箔廠趁著這個好時機,加大研發投入,對于行業來說無疑是有益的;
另外,板廠們在2017年跟客戶議價的時候,他們知道現在行情如此,可能不會要求你們大降價。我們就有一個汽車終端的客戶,本來他們期望我們的價格下降,但是知道這些消息以后,已經緩和很多,因為他們也清楚再降下去可能會沒有材料。
總之,板材缺貨是必然的,希望大家有長期的打算。
勝宏科技董事長陳濤:
我們一直把供應商當成我們保命的財富(小編認為這種態度值得大家去學習),所以我們的供應商對我們挺好(感謝他們對我們的鼎力支持),我們現在銅箔和板材都不緊張;而且我們從前年就開始接觸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知道銅箔會有新的需求,對這個提早有了準備。
不過我認為現在銅箔市場持續高熱,存在炒作的因素,可能是一些外行的人在炒作,將此作為獲利的手段。
另外,在鋰電池方面,國家對這一塊很多的標準還沒有完全清晰。前一段時間也打掉了很多騙補的企業。而且現在一些看起來做得很好的企業未必不存在問題。因為做汽車,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比如比亞迪,他們有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他們用的銅箔是日本特別供貨的。所以我想跟我們行業的伙伴說,不要擔心,實際上供應并沒有那么緊張。鋰電銅箔不會持續每個月增長,也不會高速擴產。
反而現在很多企業大規模訂材料、超過需求地訂,無形中加劇了這個市場的過熱。
最后,我想對所有板材供應商說:著眼未來,不忘初心。
生益科技董事長劉述峰:
我想跟大家分享幾個信息。我們在座的大部分工廠所用的,是普通的電子銅箔。三年前開始,日本就正式通知我們他們要退出這個市場。
這三年時間內,一家月產超過3000噸的日本銅箔公司,現在已經基本不做我們所用的電子銅箔。他們轉產做什么去了呢?他們現在做的是高速板專用的銅箔、高頻專用的銅箔、封裝專用的銅箔、軟板專用的銅箔,這個日本公司已經完全轉型了。所以我們已經把這個公司從我們現在能夠獲得普通電子銅箔的供應商名單里剔除了。
去年年中開始,另外一個日本銅箔公司,正式通知我們退出對我們的供應。他們還關掉了德國的工廠,減產菲律賓的廠。到現在,他們能供應銅箔的不超過300噸,減產接近3000噸。
還有一個日本銅箔廠被一家歐洲公司被收購,由可商業化供應,轉為專供某一個覆銅板公司。
加上我們上個星期剛從日本接到的最新消息,又一個日本銅箔廠把日本的銅箔工廠完全關掉,只留下臺灣的工廠繼續生產銅箔。而且他們還要求他們的臺灣工廠在不多的供應量里拿出一半的產量去供應他們關掉日本廠造成的空缺。
也就是說,原來日本的四家銅箔公司,只剩下一家還在供應我們現在用的電子銅箔。
除了這幾家銅箔廠,還有其他廠家也在轉產,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很短的時間內,就已經有6000噸的電子銅箔產能轉為了鋰電池所需的銅箔。
而在整個供應鏈上,大概有一萬兩千噸左右的的電子銅箔沒有了。所以我們要共同尋求出路,而不是埋怨,因為埋怨沒有用,沒有了就是沒有了。
如今銅箔行業發生了一個歷史性的、根本性的變化。原來他們自誕生起幾十年來,就我們這個市場,但是他們今天多了一個鋰電池的市場。而且他們的制造工藝和流程比我們的電子銅箔簡單,少了一個后處理流程,只要把箔剝出來經過簡單處理就可以賣貨了。我們把這個工作做完了以后,還必須做后處理,要增加產品的耐熱性、增加跟有機材料環氧樹脂結合性等,工序多很多。我們的加工費比鋰電銅箔高,利潤卻比他們低,所以他們轉產我們應該可以理解。
據我們今天所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到2018年為止,不管是新的銅箔企業還是老的銅箔企業,他們所進行的所有的擴產,統統都是圍繞著鋰電池來擴產的。
據我們了解到的,他們的擴產總量是(2018年完成擴產的話)16.68萬噸。這是什么概念?我們這個行業幾十年來,形成的產能是4萬噸一個月。而今后兩年,鋰電池要投資的銅箔產能,大概是1.39萬噸每個月。也就是,他們兩年新投的產能相當于我們銅箔幾十年積累產能的三分之一。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我們今天已經看到,沒有一家銅箔廠再把他們的電子銅箔產能轉為鋰電銅箔,這是一個好的消息。如果他們還繼續轉產能,這個形勢還會繼續惡化。
以上就是我要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數據和信息,大家或許可以通過這些信息自己去判斷、去思考未來整個供應鏈的變化。
汕頭超聲印制板總經理黃志東:
我的感受跟何總(第一位發言人)的感受有點相同,特別是到了年底的時候都會有客戶來談降價,但是我們的材料商卻在不停喊漲,心情真是沉重。
這些天一打開微信就有各種漲價信息,甚至看到有些廠家漲價了20%,這時候又覺得很幸運,因為就目前來說,我們面臨的壓力還不是很大,供應還不是有太大的問題。
我認為目前這個狀況應該是一個常態的東西,剛剛董總也提到,長期的惡性競爭積累久了,如今一旦爆發就造成激烈波動。
另外,從我們行業30年的發展歷史來看,每一段時期,都有公司很輝煌,也有很多企業倒閉或者瀕臨倒閉。對于那些倒閉的公司,我做過一個分析,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倒閉企業存在價格惡性競爭問題面。
所以我覺得供應鏈出現這個問題無可避免,而且以后也可能還會持續或者出現別的問題,我們更應該冷靜思考,如何才能避免惡性競爭(主要是價格競爭)長期積累的問題,這樣企業才可能長存。
景旺電子董事長劉紹柏:
對于目前銅箔市場的現狀,我覺得就是兩個問題。 一個是供應問題,一個是價格問題。
首先是供應的問題,現在很多銅箔 廠轉產去做鋰電銅箔了, 那我們就要搞清楚我們這個行業的銅箔缺口多少;而我們的需求基本穩定,董總說板材能基本滿足,那怎么滿足呢?我們也要搞清楚。
價格方面,剛剛何總也提到了,銅箔的價格到底怎么加的?怎么定的?我覺得陳總剛剛說得很好,希望板材供應商不忘初心 。
對于我們板廠來說,我認為我們要敢于向我們的下游議價。我們行業里,有一些企業接的訂單,要虧損20%~30%,我認為這是不可取的。 我們大家也都可以回去算算我們的訂單有多少是虧損的。只有保持盈利,行業才可能健康。
另外,最近我也走訪了很多銅箔的企業,他們十幾年來的毛利率只有5~10% ,有些甚至只有兩到三個點,確實很可憐,長期這樣下去,他們的產業鏈是很危險的。現在他們的價格上漲,銅箔廠有錢賺的話,他們才可以進行技術研發、優化產能。
我了解到很多跟覆銅板廠有比較好關系的PCB企業,庫存了兩到三個月的板材,一些產能只有兩三萬的廠,庫存了大概十萬的量,如果所有企業都這樣,后果會怎樣?大家應該也能想象得到。
我認為在這個時候信心是很重要的,我們PCB企業心態要擺正。大家要共同努力 ,不忘初心,讓我們的產業鏈健康發展。在當下這個時候,大家不但要思考,更是要有所行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