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在:首頁 >> 行業動態
中國PCB同行們關注的百強榜——第15屆(2015)中國印制電路行業排行榜出爐了。我細心地研讀了這份百強榜單,最大感觸是:中國PCB,繼續行走在強國的路上。
在主板、新三板的各PCB企業“上市招股書”中,在各企業申報科技成果報告上,在企業申請認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申報書里,都會引用到美國Prismark公司發布的全球PCB市場發展報告的數據。大家都認為Prismark報告是相對值得信賴的。對于2015年中國PCB,Prismark發布的報告,我見過兩次,一次認為是正增長(+0.2%)(見2015.12.14 Prismark 2015第3季度PCB報告),另一次是今年3月16日在上海發布“印制電路產業與市場展望:逆境創造機會”,認為中國PCB,2015年增幅為零。零增長,對嗎?
當我們細心研讀Prismark的報告后,還是感覺到,其數據及分析是有道理的。
全球PCB近年增速和中國PCB增速,見表1和表2。
從上表看到,全球PCB,2015年是負增長(-3.7%)。這一年各國/地區都是負增長,日本-11.6%、歐洲-5.7%、臺灣-5.0%、北美-5.6%、韓國-9.1%。中國增速趨于零,但在2015年全球各國/地區中,表現最好的還是中國。其原因:全球幾個主要電子行業領域,如個人電腦,半導體封裝需求下降,庫存下調,貨幣貶值,智能手機增速變緩,傷害了整體PCB市場。強勁的市場競爭,進一步惡化了2015年市場價值。
從這一屆百強榜的數據分析,表明:盡管全球PCB下行,中國2015增幅為零,但可清晰看到,中國PCB繼續在變強,我們繼續行走在強國的路上。看以下事實:
1、 營收超億元企業在增多
2014年的第14屆,入榜的企業122家;今年的第15屆,進入億元俱樂部企業增至131家。且還有一大批PCB企業,基于各種原因,未能進入百強榜。中國營收億元以上的企業變多了。億元以上企業營收總值:綜合排名131家1598.03億元,而上屆是1469.1億元;內資87家547.02億元,上屆是481.2億元。明顯看出,中國PCB企業在變強了。
2、 營收兩位數增長企業占三成
本人對今年和上年的百強榜單的企業逐個對比,2015年營收兩位數(≥10%)增長的企業45家,占比34.35%;個位數增長的19家,占比15%;營收持平的6家,占比約4.7%。就是說,持平及營收增長的占百家榜總企業的比例為52.8%(過半數)。營收負增長的37家,占比例28.9%,近三成。(而有一批企業20多個本屆新入榜或企業自身變化,缺上屆數字,無法作對比分析。)
營收兩位數增長的企業見表3,在2015年殘酷的市場環境中,中國PCB的百強企業營業收入過半數是持平和增長的。
表3 2015營收兩位數增長的企業 (單位:億元人民幣)
3、FPC內資企業向10億元營收沖刺
2015年全球PCB產品分類中,唯一正增長的是FPC(撓性印制板),其他品種均為負增長(單雙面-4.1%,多層板-5.2%,HDI-3.3%,IC載板-8.9%)。Prismark數據,中國FPC增速最大,為10.2%。
在百強榜中,廈門弘信營收達到9.37億元,比去年7.44億元增長26%,在向10億元產值沖刺。營收增速高于20%的還有深圳新宇騰躍、珠海元盛、珠海奈電、上達(深圳)、常州雙進、三德冠等企業。見表4.
據了解,國內享有盛譽的(PCB+FPC)企業中,景旺FPC事業部表現出色,營收已超過7億元,每年都在高速增長。而五株FPC,安捷利,比亞迪、丹邦等都是國內優秀的具有發展潛質的FPC企業。
4、綜合企業排名,前30名中有1/3是內資企業
綜合排名中,深南電路排名為第8,進入前10名。在前30名頂級企業,中國內資企業有11家,占到前30的1/3了。這十家企業是:深南電路(35.5億元)、深圳景旺(26.77億元)、珠海方正(24.32億元)、五株科技(21.49億元)、興森快捷(21.19億元)、汕頭超聲(19.04億元)、興達鴻業(18.44億元)、深圳崇達(17.57億元)、東莞生益(14.24億元)、深圳深聯(13.60億元)、廣東世運(13.43億元)。如果加上第13名的港資廣東依頓(29.28億元),中國PCB企業實力確實逐年在增強。
中國PCB產值在全球占的比例在逐年增大。2013年占世界比例為43.7%,2014年45.6%,2015年占到47.4%。要承認,中國PCB產值貢獻大的是外資企業。然而,又要看到中國大陸PCB企業占全球產值的比例在逐年提高,見表5。2015年中國大陸內資企業占全球PCB比例已從2013年的13.3%提升到15.5%,中國PCB變強充滿希望。
5、設備、材料水平在提升
PCB專用設備和儀器企業,多個企業高速發展:大族數控(營收11.33億元,同比增幅24.7%),廣東正業(3.57億元,14.8%)、深圳麥遜(3.53億元,68.1%)、昆山東威(1.89億元,54.9%)、日立維亞(1.46億元,28.1%)。自動化激光、檢測、電鍍、鉆孔等高技術高性能設備正越來越受國內外PCB企業喜愛。
專用化學品企業,廣東光華營收5.64億元,增幅10.2%;深圳正天偉2.50億元,增長25.0%;斯坦得1.47億元,增長11.4%;深圳板明1.40億元,增長16.7%。國內外高端PCB企業越來越多的使用國產化學品了。
覆銅板類企業,聞名全球同行業的生益科技營收仍有增長(2.6%),達到76.10億元;浙江華正增速30.3%,達到12.0億元;金安國紀營收25.45億元,增長12.6%。在經濟低迷、市場競爭激烈的2015,達到這樣的成長速度實屬不易。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產的高頻微波、陶瓷、厚銅等特種板材的品種、質量水平提高了,不少品種已可取代進口了。
專用材料類企業,做鉆頭、銑刀的幾家企業業績增長明顯:深圳金洲營收6.59億元,增長8.6%;新野鼎泰3.12億元,21.9%;上海佑能工具2.0億元,17.6%。中國PCB專用材料大有希望,已逐漸進入到國內外著名的高端PCB企業中去了,并且會逐漸占領產業的制高點。
1、中國高端印制板水平差距仍大
從今年(2016年)開始,未來幾年世界PCB產值不會有大的變化,PCB整體蛋糕變化不大了,要變的是產品結構,傳統的單雙面板還會減少,而FPC,HDI,剛撓板,高多層板會變多。未來,可穿戴電子,物聯網,云計算,數據中心,汽車電子,將驅動PCB需求,企業需要在產品結構,制作高端PCB產品上加大力氣。高端PCB,我們同日本、歐洲、北美、韓國、臺灣地區有大的差距。
2、在提高企業效益上要下狠功夫
在PCB行業,有20個大家熟悉的上市公司,2015年這些公司的凈利潤率多數是個位數(0.1~7.0%)之間,僅20%的企業達到二位數(≥10%),最好的企業是16.0%(廣東依頓)。近年(2012-2014)100%做PCB的上市公司平均凈利潤率為5.3-5.5%,2015年12家100%做PCB的上市公司平均凈利潤率為4.2%,同比約下降了一個百分點。近日看到一個資料報導,14家PCB新三板上市公司的平均凈利潤率為2.3%,太低了。
3、2015年PCB百強中,營收負增長企業需要高智慧好點子來改變現狀
本屆百強榜,營收增幅為零和負增長的企業一共43家,占比例為34%,即1/3企業。要知道PCB產業的競爭和生存,有5個因素:客戶、產品、技術、產能、成本。誰能把握好最有優勢的要素,誰就能屹立于市場不倒。
俗話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企業營收沒有增長,利潤又很低,應收賬款又很多,企業不要說做強,連生存都困難了。
4、企業謹慎上IC載板
IC載板,屬PCB品種最高端,高科技,高密度和高難度。但從數據信息來看,全球IC載板年年都是負的增速。全球IC載板,2014/2013為-0.8%,2015/2014為-8.9%。預測2015-2020,IC載板年平均復合增長率為0.1%,是所有PCB品種中成長性最差的。Prismark記載,中國2015年IC載板成長率為1.5%,2014年IC載板面積約110萬平方米。
據了解,國內多個IC載板的企業,近年來都被折騰的筋疲力盡。這個項目不好玩,愿相關上IC載板項目的企業謹慎,把握好企業大方向。
5、中國PCB成為強國,應做到:雄厚的產業規模,優化的產業結構,良好的利潤和質量效益,持續的研發創新能力。
“中國經濟走勢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并且這個L型的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這是“權威人士”在《人民日報》今年5月9日上說的。什么是L型?《人民日報》說,就是首先要經歷一個探底過程,然后長期在低位發展。這段精辟的論述完全適用于中國的PCB行業,中國PCB未來幾年不可能高速發展,而是在低位運行。
讓我們認清當前的PCB走勢,理清思路,淡定應對PCB未來L型發展的新常態,穩信心,穩投資、穩增長,把握風險,把企業搞專搞強,為中國PCB行業走向強國而盡力。
(1)prismark The printed circuit report(August 2014).
(2)prismark 印制電路板產業與市場展望 逆境創造機會(2016.03.16).
(3)prismark,2015年第3季度PCB報告(2015.12.14).
(4)姜旭高,中國PCB產業發展論壇發言稿(2015.07.07).
(5)中國經濟走勢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人民日報》2016.05.09頭版).
(6)張家亮.2015全球PCB市場總結和未來發展預測(《印制電路資訊》,2016年5月第三期).
(7)第14屆(2014)中國印制電路行業排行榜(《印制電路信息》報,201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