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在:首頁 >> 協會動態 >> 協會活動
2005年,冠鋒科技剛剛創立,林能文董事長也只是一個剛從建筑行業跨界過來的“菜鳥”,對電子行業一竅不通;11年后的今天,他卻帶領自己的團隊生產研發了高頻、金屬基、剛撓結合、高密度HDI等不同類型高端雙面、多層電路板產品,讓企業的年產值在短短幾年間不斷地增長。
“省內沒有幾家公司能夠做出僅有0.1mm薄度和達10mm厚度的特種高頻電路板,但冠鋒科技做到了。”林能文董事長告訴記者。憑借著這種差異化的發展模式,他獨辟蹊徑,成功打造了省內少有的生產高、精、難高頻電路和高頻復合電路板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市場也逐漸拓展到海內外。
初出茅廬成最年輕“包工頭”
愛笑,謙謹,待人親和,這是林能文董事長給人的第一印象。
林能文董事長于1967年出生在梅縣丙村鎮銀竹村。“我最開始涉足的領域,與電子產品一點關系都沒有。”林能文董事長說。在他19歲那年,梅州市建筑技工學校剛剛成立。一個偶然的機會,林能文董事長獲悉了這所學校的招生信息。
“當時正值國內建筑行業蓬勃發展的成長期,到處新樓迭起,我覺得這個行業前景一片大好。”于是,林能文董事長毅然報考了市建筑技工學校,一頭扎進了建筑行業。因為學習成績優秀,所以林能文董事長在實習期間就被梅縣地區建筑工程公司特招進去,開始了他17年的建筑職業生涯。
談到自己參與過的工程項目,林能文董事長記憶猶新:月梅新梅州卷煙廠擴建工程、梅州國際金融大廈(現皇家名典酒店)、梅江河堤的如淡長廊、文化公園廣場的改造、嘉應學院、梅州機場國際候機樓……這十幾年如一日的工地生活,不僅磨煉了林能文董事長吃苦耐勞的精神,更為他之后的創業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
“1988年剛進公司下工地時,我的工資是當時最低的,三年后,我的工資比工地老工長還稍多了一些。”在三年內,林能文董事長做過施工員、資料員、質安員等職位,有時候更是身兼數職。從上午8時持續上班到晚上10時已經成為常事。直到現在,林能文董事長也依然保持著相同的工作強度。
“我做一件事情,從來都不會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林能文董事長說。進公司2年后,他成為梅州市第一個擁有中級施工員證的人;4年后,1992年26歲的他成了梅州最年輕的“包工頭”,第一次拿下700多萬的項目……1997年到梅州市市政建設總公司之后,在短短幾年內就從施工隊項目經理升職為廣州分公司和深圳分公司的經理,負責工程招投標工作。
就在林能文董事長在建筑行業積攢了深厚的客戶資源與社會人脈之時,他卻做了一個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決定:放棄建筑行業,轉攻電子產業,開拓電路板市場,從頭開始。
38歲建筑“老手”大膽跨界
“未來是互聯網的時代,電子信息技術只有不斷地更新換代,不存在走下坡路的情況。只要電子類產品暢銷,那么電路板的市場前景也一定廣闊。”通過一系列的考察和調研,林能文董事長當機立斷,從風頭正盛的建筑行業急流勇退。
2005年,林能文董事長引進香港冠鋒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在梅州經濟開發區東升園區投資創立了冠鋒電子科技(梅州)有限公司,專業生產高精密度和高可靠性印制電路板。
然而,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當時,在建筑工程方面,林能文董事長可謂專家,可是對電子信息卻一竅不通。“我只要認準了一件事情,就會堅持做下去。”為此,他抓住一切機會,惡補相關電子信息行業知識,并向業內的老前輩學習取經。
不僅專業知識要從零開始學習,客戶資源也得重新積累。由于選擇的時機準確,因此在市場開拓方面林能文董事長沒有遇到太大的阻礙,“但是因為與客戶之間缺少信任,所以一開始基本使用現金進行交易,現金流也因此變得非常緊張。”林能文董事長說。
情況最糟糕的時候,便是2008年的金融風暴時期。那時候,因為冠鋒科技的訂單主要以外單為主。2007年下半年,林能文董事長便漸漸感覺到異常,原來前景向好的海外市場部卻出現了訂單萎縮的情況。預感到不對勁之后,他馬上向在加拿大和美國的同行了解具體情況,并調整公司的發展戰略。
為了降低風險,林能文董事長只能忍痛割愛,減少外單,慢慢轉向國內市場。因為反應迅速,冠鋒科技躲過了金融風暴的橫掃,但是訂單量下降,生意遭遇低谷卻是事實。
公司進入了低潮期,林能文董事長卻并沒有因此而氣餒。“那時我還做了一件讓身邊人都無法理解的事情,就是在經濟環境不明朗的情況下,在梅州黃金旅游專線S223線梅縣丙村鎮府前大道投資興建了名楊村大酒店。”林能文笑著解釋道,“當時除了想為家鄉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外,也考慮到公司的發展不能沒有其他的后盾支持,畢竟兩條腿走路更為穩健些。”
幸運的是,這個鄉村特色休閑度假酒店如今不僅成為了家鄉的一個地標,而且依靠著梅州大力發展旅游業的趨勢,生意也非常紅火興隆。“除了冠鋒科技之外,我的其他副業都是交給他人打理,如今,我只想做好冠鋒科技。“林能文董事長說。
十年研發攻克多項技術難關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公司要持續發展,好的研發團隊是必不可少的。”林能文董事長說。一開始,冠鋒科技還沒有自己的技術專利,不得已只得先從普通的線路板做起。但是,林能文董事長的目標從始至終都是走創新的產品研發之路。
因而,在這11年之間,冠鋒科技不斷引進了高精尖人才,并成立了梅州市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先后攻克多項技術難題并獲得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成為全省僅有的幾家、梅州唯一一家可生產厚度0.1-10mm的特種高頻電路板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特種高頻電路板主要用在衛星導航和通信發射基站等方面,因此產品的制作技術要求非常高,需要用特殊的工藝來制作。”林能文董事長介紹,“當時,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專門開發沉錫工藝生產線,成為梅州首家有沉錫工藝生產線的工廠。”
“事實證明,我當初走差異化發展的方向是正確的。”林能文董事長說,“如果只生產普通的電路板,那么公司只能和同行進行低價位競爭。”而今,冠鋒科技的產品雖然訂單量不大,品種繁多,但競爭壓力小,附加值高。今后我們要加大市場占有率,并加大研發團隊建設,使公司做強壯大。
“我們的超厚電路板有10.0毫米厚,而普通電路板做到3.2毫米已經是極限;而超薄電路板僅有0.1毫米厚,普通的也只是0.4毫米。”如今,冠鋒科技市場訂單因為沉錫工藝擴大了30%左右,其電路板產品的附加值也因此大幅增加,大大超過了普通電路板的價格。
“很多人覺得我38歲才轉行,已經太遲了,但是我覺得剛剛好。”林能文董事長說,不要認為從一個陌生的領域開始有多難,其實就是在不斷的學習和進步中,很多你不知道的潛能才會被激發出來。